受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壮士断腕、主动化解,成为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经省委常委会审议,省政府近日出台化解20crmo钢管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围绕这一主题,本报今起推出“化解过剩产能进行时” 系列报道。产能过剩这一经济现象并不鲜见。在市场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这一轮产能过剩该如何化解?
“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谈镇分析,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加快,新兴市场国家加快产业转型,加剧了供求格局失衡,“不能单纯指望国际市场复苏来化解中国的过剩产能,江苏不少产业以出口为导向,更应深刻认清形势。,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盲目性造成的,我国的产能过剩还有政府干预方面的原因。”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伯平指出。
常州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感慨“做企业还真没这么难过”——欧美国家接连出台“双反”调查、贸易壁垒,国内产能出现过剩,光伏行业亏损严重,不少企业退出市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传统行业更不乐观。2012年,我省生铁、粗钢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7%、76.3%,水泥熟料、粉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7%、68%,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为77%左右,造船产能利用率为74%。上述4个行业除水泥熟料外,产能利用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国际公认的79%-83%合理水平。
苏南等地发改、经信部门将政府干预经济导致的产能过剩称之为“体制性过剩”。某市一家光伏企业曾一年接待上百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政代表团,这些人回去后就开会动员,四处招商,争上项目。钢铁行业从2006年起就提出削减产能,结果全国从当时的5亿吨调到现在的10亿吨,地方政府是重要推手,2013年前11个月吨钢盈利仅4.2元,整个行业产量高、效益低。
最近10年我国出现三轮较严重的产能过剩,前两轮分别是1996-1999年、2005年前后,本轮是在第二轮过剩没有彻底消除的情况下,又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致使过剩再次凸显。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发达国家是全球主要市场,资源富集国家提供资源,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是全球制造中心,三极之间的供需大循环形成资源合理配置,带动上一轮全球经济繁荣。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普遍陷入债务危机,新兴市场空间有限,原有稳定的供需循环被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