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消费模式也一定要转变。过去对能源的关注在于满足需求,但现在中国的资源、环境恶化程度已经触目惊心,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必须要提上日程。我们需要各行各业把节能环保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中国现在以大量消耗能源和以环境为代价的GDP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行业应该用新的标准、新的思维模式来考虑问题。比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考虑如何匹配能源的问题。另外,如果只是靠能源领域内部来推动,改革是达不到预期目标的。我们要借用整个社会的力量,这就需要引入社会够关心的问题,雾霾就是一个突破点。
如何进一步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推进能源领域改革?中国能源政策与战略圆桌会第一次会议对此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能源政策与战略圆桌会由第一财经研究院发起,本次会议由第一财经研究院与中华能源基金会合作举办。包括市场、价格等方面。能源领域的垄断也更集中,比如“三桶油”。能源领域的改革难度很大。关于能源改革的研究就有很多,包括价格和机制上的改革,但是成效甚微,包括最简单的把电网公司辅业剥离出来都非常困难,所以能源改革是一个攻坚型的改革,或者说改革难度最大的领域。
20crmo钢管改革的基本思路有了改变,但是执行情况依然很难。这主要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是利益集团的问题,国企的实力和能力已经今非昔比;第二是法律问题,现在涉及能源的法律非常多,中央地方的法律有几千条,而改革不能违法,这就意味着要对清理法律规定做大量的工作。我们要了解能源领域到底有哪些问题。其次,改革需要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倒逼机制,因为利益集团主导的各方面法规已经形成,要冲破非常困难。今天什么问题是当务之急?雾霾。什么问题老百姓感受最深?雾霾。污染的问题过去没有这么强烈,现在各级政府都把这个摆到议事日程上来。雾霾的产生跟能源结构密切相关,这里是不是能够形成对改革的倒逼?
最迫切的问题是环境问题,雾霾环境危机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共同推进;能源的效率如何提高?第三,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资源,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改、去突破,我觉得有两个突破口。第一个突破点,是解决能源结构问题;第二个突破点,是打破垄断、推进市场化,解决效率问题和资源问题。不打破垄断,资源在萎缩,效率在降低。要打破电网一统天下的格局,鼓励建立多个局域网;要开放能源进口,民企可以去国外开发资源,但资源回不来,因为民企运回国的石油还要交给两桶油,我觉得这个完全可以放开。要打破国家政府定价机制,只保留最高限价机制。我觉得打破三个东西,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现在不优化能源结构,环境问题解决不了。只要有火力发电,就有硫和二氧化碳的问题,除非不上马火力发电。这就涉及到能源结构问题,我建议在太阳能等的资源利用上加大力度。另外比如页岩气,只要给政策,市场一定能开采出来页岩气。
总体改革论述,诸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也涵盖对能源领域改革的指导;直接对能源领域改革的论述,比如,“自然垄断行业,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