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进“十百千”工程。以培育十大工业基地、百家优势企业和千项名牌产品为重点,推进生产力布局优化、企业竞争力增强和品牌质量升级。积极培育两化融合重点企业,加快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区域两化融合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培育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力争3年新增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2013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0家以上。
我省已经确立了钢铁、石化、化工、有色、水泥、平板玻璃等123家位于城市主城区的重污染企业搬迁任务,启动搬迁主城区重污染企业24家,综合整治重污染小企业8347家。
30crmo钢管为确保将等量、减量置换原则落实到位,对凡是列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行业,所有新上项目和技改项目都要严格遵循等量和减量置换原则,用严格的制度保障巩固淘汰落后产能成果。并主动将钢铁落后产能高炉标准由国家规定的400立方米及以下提高到450立方米以下,转炉标准由30吨及以下提高到40吨及以下。2012年以来,已通过上述方式,倒逼不属于落后产能的670万吨炼铁、761万吨炼钢产能退出市场。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在规模总量、产品结构、节能减排、产业集中度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确目标、标准和要求。“目前河北正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深化改革攻坚期,既要做好减法,更要做好加法,要在结构优化、升级转型的同时,确保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和发展的质量。”周军堂表示,我省将大力实施“三个一百”工程。在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个领域分别选择百家重点企业,引领和带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淘汰压减平板玻璃产能4206万重量箱,占全国计划淘汰任务总量的46.6%。“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二五’目标任务。”到2017年年底,我省煤炭削减总量要比2012年净削减4000万吨。按照这一目标,我省确定了2014年比2012年压减1500万吨煤炭消费的目标任务,并分解落实到各设区市。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46.6万千瓦时,累计达到920.4万千瓦时,占全省发电装机容量17.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为4.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同时,积极协调中石油等气源单位增加天然气供应量,全省天然气利用规模达到52.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2.5%。
今年将压减1500万吨钢铁产能、1500万吨煤炭我省2014年确定了压减1500万吨钢铁产能的目标任务。”宋立民表示,到2013年年底,我省已累计淘汰压减炼铁产能1385万吨、炼钢产能2176万吨,其中落后炼铁产能1072万吨、落后炼钢产能1564万吨。由于我省落后钢铁产能的淘汰任务已基本完成,第二次“周日行动”拆除的设备,主要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既有产能。其中不属于落后产能的400立方米以上高炉7座、炼铁产能357万吨,占53.2%;3座转炉均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炼钢设备。通过这次行动拆除设备,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0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7010吨、烟粉尘排放7000吨。
强化和增加了一些具有我省特色且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的新要求、新做法,力争经过5年努力,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力争再利用5年时间或更长的时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我省将全省净削减4000万吨燃煤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加快洁净煤配送中心建设,建成煤质快速检测站53个(新建29个),从源头控制入市煤炭煤质,划定25个重污染控制区或禁燃区,推进石家庄市区52个村3.4万户居民低硫煤燃烧和廊坊市1090个城中村散烧煤改清洁燃料试点。全年淘汰改造分散燃煤小锅炉、茶炉、炉窑3.5万台,完成燃煤锅炉清洁能源置换和烟尘治理1800多台。“到2015年淘汰105万辆黄标车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2013年全省共淘汰黄标车65.9万辆,占全部淘汰任务量(105万辆)的一半以上。”殷广平说,2013年全省完成1578座加油站、18座储油库、343辆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分别超年度计划任务31.3%、50%、243%,国Ⅳ标准汽油已于今年初开始供应置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