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投放市场的新增资源有限,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促使钢价的止跌企稳。由于各地对钢铁企业的环保整治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加大,加上钢厂通常在夏季开展检修维护工作,6-7月份是年中检修高峰期,产能释放受到影响,产量减少,如自7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小幅回落后,下旬粗钢日产旬环比降2.81%至175.69万吨,降幅环比扩大2.4个百分点,已连续2旬回落。预计后期钢厂的粗钢日产还将略有下降,钢材市场的供给压力将有所缓解,成为钢价止跌企稳的一大动力。
尽管国内钢材市场没有出现太大 起色,尚未摆脱疲软、低迷的运行态势,但价格持续震荡下跌的势头已被遏制,不再跌声依旧,而是止跌企稳。时下,厂家、商家“挺价”、思涨、盼稳,预示后期钢市的主旋律:止跌企稳,稳中有升。
钢厂的钢材出厂政策调整变化出现新动向,不再是一味的“降价促销”,“以价换量”,而是“挺价”、“维稳”意识增强。这一周,钢厂的建筑钢材出厂价格一改过去一边倒的“跌盘”,而是出现“涨盘”现象。一些钢厂将螺纹钢、线材的出厂价格上调10-30元/吨。近期一些建筑钢材生产厂家集体“协商”后形成共识,将螺纹钢价格上调30元/吨,一些钢厂通知调价:在挂牌价格不变的基础上,减少保值金额30元/吨,螺纹钢变相上调30元,率先落实了会议“精神”。不仅如此,还发表了措辞强烈的声明,“近期北方市场价格普遍拉涨,南方市场基本稳定,现山东市场价格已处于国内低点,市场预期向好,各经销商认清当前形势,严格按照我公司政策销售,共同维护市场秩序,恶意压价亏损自负,我公司后期坚决不会追补,特此声明!”
一些在市场前沿的一线销售员介绍说,8月份的高温、台风、暴雨,给原本淡季的钢材市场雪上加霜,露天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放缓,有的下游用钢企业实施“高温假”,停产休假,钢材需求明显减少,这些天的建筑钢材日销量只有200-300吨,销量上不去,价格自然涨不上。上海建筑钢材市场总体平稳,或许是周末的原因,销量略有增加。上海10余家主要钢贸公司的当天建筑钢材销售量达到11330吨,较上一交易日增加730吨,出货量尚可,呈现上升态势。目前库存量在下降,价格已经处于低位,到了“降无可降”的地步,大家都想保持价格的稳定,止跌、“挺价”、“维稳”意识很强。
销售压力不大,钢厂的库存量也有逐渐下降,去库存化进度加快,这是后期钢市趋稳、钢价止跌的预兆。据统计显示,时下,全国钢材市场库存已连续22周出现下降,累计降幅达38.12%,目前的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已下降15.3%。同样,钢厂的库存量也在下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7月下旬末,重点企业钢材库存1408.37万吨,旬环比减少72.47万吨,降幅为4.89%。钢铁行业去库存步伐加快,下游需求有所好转。
镀锌板卷价格稳中有涨,彩涂板卷价格涨跌不一;大中型材价格止跌趋稳;中厚板、热轧板带稳中有跌。从总体看,这段时间钢价止跌企稳的趋势逐渐明朗,正在向平稳向好运行方向发展。目前的钢材市场促使价格止跌企稳的利好因素在增多,尽管眼下还是传递的8月淡季,但相比7月份的淡季似乎好一些,淡季不那么清淡。一个最明显的感觉,钢材库存量在持续下降,现在钢贸商拥有的现货资源都不充裕,品种、规格不齐全,缺货、少货、断档、脱销现象十分普遍,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影响销量的上升;而一些资源相对多一些,品种齐一些的钢贸公司,销量明显增多,日出货量在1000-2000吨,说明需求状况没有明显萎缩。如在北京市场大规格螺纹钢现货资源紧缺,出现“货紧价扬”的局面,商家的出货情况也好于其他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