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了钢铁行业的铁矿石国际贸易价格偏高、企业生产成本攀升等问题,“疯狂的石头”已经成为压在我国钢铁行业肩头最沉重的担子。目前,有两种思路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一是坚定不移地化解过剩产能,通过压减产能,减少市场供给,促进市场供需平衡;另一种思路则是,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创新,研发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差异化的竞争路线。
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为72%,2013年,产能利用率并未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进展几乎“原地踏步”。当下,化解产能过剩呼声越来越高,政策的紧箍咒也越念越紧。钢铁业不能再听之任之了。而在此过程中,既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决定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退出。同时,也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有形的手”该出手的时候就得出手,不要为了狭隘的局部利益,错过了30crmo钢管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好时机。降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提高铁矿石海外谈判话语权等方面,钢铁业也应该有针对性地发力。
在具体的执行中这两种思路却都是“看上去很美”,实际却面临诸多问题。例如,一些地方在追求GDP的冲动下,化解过剩产能的动力不足,即便卖一吨钢铁赚的钱还不够买一根冰棍,企业照样开足马力生产。而在高端产品的研发方面,由于关键的核心技术难以突破,越来越多的企业又开始把研究重点转向重复研发其他企业的产品,造成新一轮的同质化竞争。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两个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只有103.4亿元,同比下降26.1%,与主营业务收入10986.1亿元形成巨大反差。一方面,今年前两个月,受春节假日因素影响,开工率低,市场需求放缓,钢铁行业的市场自然难有起色。另一方面,30crmo钢管产能过剩已经成为笼罩在钢铁业头顶的阴霾。工信部原材料司发布《2013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我国已有炼钢产能近10亿吨,产能利用率仅72%,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