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农历大年初一,被称为上海“钢贸大王”的肖家守资产被冻结,再次证实钢贸圈的日子“不太好过”。当天,A股上市公司宁夏新日恒力发布公告称,1月28日,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新日接到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关于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诉肖家守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作出的民事裁定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杭锅股份发布公告称,2013年,该公司新增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02588亿元,占201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绝对值的89.32%。杭锅股份资产减值准备主要来自于钢贸业务。根据公告,杭锅股份全资子公司杭锅江南能源和宁波杭锅江南对龙海钢铁新增特别坏账准备1.8亿元,占2012年度公司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绝对值的53.13%。《国际金融报》记者日前又从银行业内人士处获得了另一个对钢贸商群体不太好的消息:五大银行对钢贸商已经“不给贷款了”,并在“压缩这一块的业务”。“我得到的信息是,短期内,这种情况或不会改变。”该业内人士透露。
据媒体报道,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今年2月在201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透露,其新增的不良资产主要是2011年-2013年间形成的钢贸行业不良贷款,“其中,最突出的是以上海为主的钢贸商”。此前,中信银行已宣布将不良资产损失核销额度提高至52亿元。“目前,包括民生、光大、招行、交行、工行、浦发等多家银行都在内部对钢贸信贷进行了严格限制,大部分银行机构基本叫停了单纯的钢贸企业互联互保授信模式,要求客户追加抵押、保证等有效担保,并对表内外的授信总量实行控制。”她所在的支行已经没有钢贸商客户。“也许以前有,但2012年那波钢贸商‘寒潮’来了之后,我们进行了集中学习,避免对银行造成大规模的冲击和波及。”小路介绍。
去年上半年,纳入中钢协统计范围内的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0.13%,到去年6月单月,利润一度降至-0.23%,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用通俗的话解释,钢厂卖一吨钢还不够买一根冰棍,而本就处于“价格倒挂”下的钢贸商或许只能自己贴钱度日。另一方面,以现在的利润水平,钢贸商本身也还不起巨额的贷款,更贷不起有关款项。因此,即使没有市场传闻,也能知道整体钢贸商的金融环境并不是那么好。”盛志诚表示。另一个要点就是相对“钱紧”。“由于今年的货币政策基调没有改变,且短时间内不可能大量‘开闸放水’,因而,做个不恰当的假设,总行有100元的总授信规模,那么,在‘钱紧’的预期下,发放到分行的规模可能只有20元,再到地方支行,可能只有5元。”小路介绍,“但当地,所有的项目加起来,潜在的贷款需求可能会有20元。进而,在银行资金相对不充裕、总行要求合理控制风险及银行出于事实上的‘卖方市场’地位下,5元的额度肯定会投入到回报大、风险小的项目中。”
《国际金融报》记者试图向上海有关部门及多家银行求证,但截至发稿,他们均保持了缄默。随后,记者又查阅了各家银行近期公开的一些信息发现,至少官方层面,并未提及与“钢贸商限贷”有关的字眼。去年5月,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曾表示,要对钢贸业进行评级放贷。“为什么要进行评级?就是想要给社会一个信号:钢贸这个行业,不会在上海消失。”廖岷当时公开表示,“把一些有信誉,好的企业挑选出来,银行要给予支持。”为何会出现银行限贷的传闻?
在“联贷联保”的融资模式下,钢贸业被以银行为主的资本裹挟急速膨胀,曾经繁极一时。而今,房地产降温,钢铁产能过剩,钢贸行业不良贷款集中爆发。但从银监局的态度来看,银行又不能对钢贸企业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于是,贷还是不贷,银行很为难。她新增了好几个潜在客户,既有国资背景的企业,也有民资“土豪”;担忧的是,这几个客户都和钢铁行业有关。
20crmo钢管最纠结的还是“该不该授信”及贷款风险问题。几经选择,并请教了上司和其他同行之后,小路最终揽下了一家背靠地方国资的钢铁企业,舍弃了被她朋友称为“土豪”的钢贸圈客户。但毕竟,人家企业还在生产,有厂房,更背靠国资。所以,我们银行和我自己都觉得选择这家企业作为客户,不会有太大风险。”2月28日晚,小路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反观钢贸商群体,媒体的报道里也不断提及上海钢贸圈的风险,同时,去年江苏其他支行在少数钢贸商跑路事件中‘吃的亏’,我也有所了解。”小路对本报透露,“据我了解,目前除非有特殊情况,或有足够的资产作为抵押物,就我们支行看,已基本上不会再给钢贸圈贷款了。”
日前,有银行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称,上海地区,五大银行亦暂停了对钢贸商的授信,且短期似乎“没有结束的迹象”。《国际金融报》记者2月下旬在和钢铁圈内人士的接触中,却得到了另一番信息:上海的一些银行重新对钢贸商“敞开了怀抱”。一位周宁籍的钢贸商此前甚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上述银行“还包括部分国有银行”。但该钢贸商没有向记者透露更详细的名单。一位2007年起就与钢贸商打交道、现已跳槽到浙江某中小银行的贷款客户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也许,双方说的情况都没错。但可以确定,前阶段上海钢贸大王肖家守‘出事’,可能会进一步加大银行对钢贸圈的‘戒心’。”
“2013年12月中旬,银监会下发通知,要求做好钢贸行业的风险防控工作,并重点调研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四川、福建、深圳、广东八个省市,研究钢贸信贷行业的基本情况、特征、成因和防范措施。”最好的年代是2009年,到处是豪车,后面跟着信贷员。最坏的年代是2012年,到处被追债,甚至最终跑路。”这是2012年夏天,江苏钢贸商陈先生对《国际金融报》发出的感慨。当记者再次遇到陈先生时,他给出的感慨仍是“最坏的年代依然没有完全过去”。
上述限贷的情况没这么严重。2月中旬,一位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20crmo钢管现在的情况是,肖家守“资产被冻结”的情况并不意外,与2012年相比也没有太多的不同,“只不过,由于涉及到上市公司,加上肖家守本人也具有影响力,因此,才引起了大范围关注。同时,他也是在为以前的情况‘埋单’。近期看,钢贸商群体至少有稳步反弹的态势,且银行并没有完全‘掐死’钢贸商的信贷”。一位周姓周宁籍钢贸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肖家守的事没有影响到他个人的业务,也不会改变2014年会好转的预期。他当时对本报举的一个例子就是:不仅是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一些国有银行也重新对他们钢贸商群体“授信”。
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春节前一次会议上谈及钢贸风险时说,“因企业互联互保引发的风险传染比较严重,部分地区的钢贸企业从‘抱团欠款’转向‘抱团逃废债’,区域信用风险有所恶化。”初之所以选择授信给国有企业,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企业背靠国资,还得起债,同时,也有地皮、开工的机器和产品等多重资产作保障”。“那么,换位思考,同等条件下,银行今年显然不会考虑资质相对较差的钢贸商群体。”小路说。这反映了银行仍不看好钢贸商群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盛志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归根到底,这或许不是银行的错,也不是钢贸商的错。20crmo钢管主要原因还是国内钢铁行业不景气,进而又拖累了作为‘中间层’的钢贸商。”
述浙江中小银行的贷款客户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不是因为出现了肖家守这件事才让银行紧张,而是这个行业本身,近年来累计的风险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也没有完全释放出来。”钢贸商当时能用1000万元的货物贷出1亿元资金来,但一旦这家钢贸商的资金链不能及时回笼,那么,银行将承担极高杠杆的风险。这显然不会为银行所接受。”“2014年将是钢贸风险最终大面积爆发的一年。”损失率非常高,若短期内全部暴露,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会急剧上升。”连平对外称,“所以,银行采取各种挽损的措施,体现在不良率上应该说有一定程度的保留,2013年并没有完全暴露,损失状况最终可能在2014年基本暴露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