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时间仍处于下行态势,铁矿石作为其主要原料,价格随之下行。加之需求增速的大幅放缓,供应的快速增加,二季度铁矿石价格的下跌幅度明显大于钢材价格下跌的幅度。原本蚕食钢铁生产企业利润的最大黑手,如今却成为钢铁生产企业利润来源的“贡献者”。
铁矿石增产的部分多数进口到中国。从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也印证了铁矿石进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长。1-5月份,铁矿石进口3.83亿吨,同比增长19%。澳大利亚与巴西依然为中国铁矿石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其中,澳大利亚矿石的增长相当惊人,前5个月,累计进口2.1亿吨铁矿石,同比增加33.5%,进口自巴西的铁矿石量为6810万吨,同比增加9.2%。国内铁矿石供求关系逐渐发生转变。同时,国内钢铁行业的持续低迷,使得矿价持续走低。国内部分民营的中小矿山,在矿价跌穿心里承受底线时便选择停产减产。
全球主要矿山企业大幅扩产,让铁矿石供应出现明显增加;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钢铁产量增速出现放缓之势,使得铁矿石今年上半年的行情始终处于弱势。进口矿价在90-100美元/吨的区间内不断徘徊,进入下半年,曾经在钢铁产业链中叱咤风云的铁矿石又将何去何从?首先是从年初到3月中旬的一波大幅下跌,两个半月的时间,跌幅达22.2%。随后出现一个月左右的上涨,涨幅在12%左右。最后一段便是从4月中旬至今的低迷行情。
自去年年初开始,国内在环保方面的举措逐步升级,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钢铁生产企业的生产。今年前5个月,累计生产粗钢3.4亿吨,同比增长2.7%;累计生产生铁3.01亿吨,同比仅小幅增加0.2%。缓解了一丝供应的压力。但下游行业各的表现就显得不太如人意,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明显下滑,房屋新开工面积出现大幅的负增长,不仅成为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于钢材市场而言也是最大的悲观预期。
前期投资的矿山在近两年投产使得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依然保持平稳的增长。数据显示,前5个月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累计达5.68亿吨,同比增长10.7%。上半年全国主要港口的铁矿石库存明显高于往年,在2月中达到一亿吨水平后便持续处于高位。截至6月27日,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11024万吨。进口矿价逐步走低,进口矿优势逐渐显现,国内钢厂在进口矿与国产矿的选择上也发生着调整。6月20日钢厂铁矿石库存调查数据显示,烧结矿中的进口矿配比达到了90%,仅比2012年的高点低了3个百分点。同时,钢厂也在逐渐降低矿石库存,当期调查,烧结矿种的进口矿使用天数为24天,国产矿使用天数仅为5.3天。
62%品位的澳洲粉矿于5月19日跌破100美元/吨后便一直处在其下方震荡。期间,最低跌至89.5美元/吨。此次矿价下探是继2012年8月末9月初以来,再次突破100美元/吨的关口。但较2012年有所不同的是,当年,当矿价跌破100美元/吨后,随即就出现了快速的拉升,重回100美元/吨的上方。然而,今年在90-100美元/吨的区间内已经徘徊近两月。美联储削减QE(7月削减至350亿美元),乌克兰局势动荡,均对新兴经济体带来不小的影响,但全球经济依然在发达经济体引领下有向好趋势。
今年上半年,国内投资增速、消费增速均呈下滑之势。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已经成为经济下行的最大风险,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7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7%,增速较去年同期低了5.9个百分点。国内陆续推出微刺激政策。同时要求推进棚户区改造,并加大了铁路建设投资。随着上述投资建设陆续落地,下半年国内经济有望走稳。各大矿山于今年纷纷增产已是不争的事实,FMG实现年产能1.55亿吨;力拓提前实现铁矿石年化产量2.9亿吨的生产率目标;必和必拓Jimblebar铁矿项目顺利投产,年产能提高至2.2亿吨。此外,其他矿山企业亦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