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库存环比增速-0.19%。线材库存环比增速-0.42%;螺纹库存环比增速0.74%;热轧库存环比增速-1.96%;冷轧库存环比增速-1.1%;中板库存环比增速-1.63%。社会库存季节性去库存进度基本符合预期,整体库存水平压力不大。但是,建筑钢材库存水平相对较高,特别是螺纹库存压力增大。预计5月社会库存下降幅度收窄,至1440万吨的水平。宏观环境,金融去杠杆进程稍稳,信用风险上升,实体经济去产能持续;钢铁需求端,以平稳增长为主;供给端,以产能调整、节能环保为主题;成本端,铁矿石市场供求平衡恢复;库存端,去库存进程趋缓。30crmo钢管维持前期判断,钢铁产能增速放缓为大概率事件,但是在去杠杆、去产能的大环境下,行业和市场难有趋势性的机会
从先行指标来看,4月PMI指数50.4%,比3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分别为51.2%和49.1%,比3月上升0.6个百分点和下降1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分别为47.3%和48.1%,比3月下降1个百分点和上升0.3个百分点,采购量上升0.3个百分点至50.6%,购进价格上升3.9个百分点至48.3%,但是否重回上行需要进一步观察。新订单大幅度回升,而出口订单转弱。产成品库存转降,原材料库存继续被动上升,30crmo钢管后期有望回落。购进价格转升,采购量进一步改善。我们认为,PMI趋稳的原因主要季节性的,如前期的报告所指出,在政策层面保持定力的前提下,稳增长、扩内需的措施仍然是必要的。
其中,电力、交通、水利环境的投资增速分别为23.19%、19.85%和24.91%,比1-2月上升17.66个百分点,-1.26个百分点、0. 8个百分点。2014年内,在房地产投资滑落、制造业投资低迷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再成稳增长工具,主要方向为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而其效果和空间相当有限。在新型城镇化的刺激下,基础设施建设在中长时期内维持适度的增长。但是,主要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期已过高潮。在技术层面上,基数效应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同比增速3.19%。船舶产量362.2万总吨,同比增速-29.29%。冰箱产量901.92万台,同比增速0.35%;洗衣机产量629.93万台,同比增速-3.55%。整体来看,汽车景气下行,造船持续低迷,家电持稳。制造业整体上增长空间有限,而汽车虽然受到基数效应和限购的影响,将维持景气。4月钢材社会库存1543.38万吨,比3月下降219.46万吨。主要品种库存,线材160. 99万吨,下降19.68万吨;螺纹716.36万吨,下降110.52万吨;热轧345.83万吨,下降35.57万吨;冷轧151. 7 万吨,下降6.77万吨;中板126.71万吨,下降11.32万吨。
|